生态的课堂 跃动的生命
——记语文组“三四三”模式校级展示课
为了更好地推行“高效课堂”的实施,也为了使我校生态教育焕发新的活力,推进“内涵、精细化”发展,自5月起,我校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生态课堂“三四三”教学模式的研讨、探索与实践。
在语文组负责人詹智梅主任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个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积极研讨下,两节示范课——欧阳红老师执教的《新式房屋》和程华老师执教的《游天然动物园》于6月4日在我校成功展示。

两位老师的课都明晰地呈现出“三四三”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激趣预学、互动共学、反思省学和拓展延学。沈爱贞校长也参与了听课,并给予了精要的点评。正如沈校长所说,模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模式的运用还要符合年段教学要求,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现状,以模式为框架,进行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
遵循这一原则,两位老师在各自的课堂上展示出“大模式”下的“小特色”。基于二年级学生的能力,欧阳红老师在“互动共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了许多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小结,在“拓展延学”环节,播放各种新式房屋的图片和视频,提供《新型玻璃》供学生阅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而程华老师的课堂则层次分明: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后,学生依照方法互动共学,先组内合作学,再进行组间交流。“拓展延学”环节,程老师提供两个任务供学生选择:抓住特点,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当导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符合高年级的年段教学要求。
同时,詹主任也表示,两节课各有所长,但是组间交流稍显薄弱,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老师们要在指导学生的组间互动方面多做探索,把课堂上的更多时间交给学生。
回顾一个多月,从研讨会启动,到各个教研组、备课组的不断备课、上课、评课,再到示范课的引领,通过一系列积极的研讨活动,大家准确把握了“生态课堂‘三四三’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深刻体会到“三四三”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态课堂是以生命为教育的起点,以生命为教育的终点的课堂,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掘和调动生命个体应有的灵性。
生态的课堂,跃动的生命。这样的课堂有生机、有生长、有生命价值,师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乐,孩子们的生命在跃动,我们的生命在跃动!
报道:陈美芳 审核:詹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