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学习,学习要求是让同学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试着解决问题。其中涉及到多处语言表达训练点要求落实。连贯、清晰的表达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经。
一、思维导图,线上解说
语文第6课学完后,在上周线上学习期间,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列思维导图解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作业。希望借助思维导图,让同学们理清思路。从作业反馈来看,同学们大多能绘制正确的思维导图,评选出模范作业作参考。不过,这只是为说清楚所做的第一项工作。第二天,我又给同学们布置了在家里练习演说的作业,将自己的演说作品发到共学群里展示。有了前面的思维导图为支撑,说起来应该要相对容易了。对于一部分胆子比较小的同学来说,线上共学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次,有47位同学提交了视频作业。有的女同学准备很充分,为此还特意换上了正式的裙子,解说也有模有样,一点也不亚于清华附小的小解说员们。不过,还是在意料之中,会说的几个孩子还是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优秀。做到了内容清楚、表达连贯、仪态优雅。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有提升的空间。


二、制定新规,二次解说
本周复课,周一用了部分课堂时间请几位同学上台示范解说。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但是一提到还有没有同学敢主动上台展示时,教室里立刻沉寂一片。我知道,多数同学还是不敢,其实不敢的背后是还没有准备好,作业落实得还不够扎实。这时,再给同学们施压,要求返工不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适得其反,消磨同学们对表达类作业的兴趣。面对班级现状,如何让大多数沉默一族开口成了一个难题。冷静思考片刻之后,我有了新的点子。既然这群孩子不会也不敢,那我们就帮他们想想办法,帮助他们会说也敢说。这次,我在班上宣布了要开展一次正式的解说员比赛。具体规则如下:鉴于前期网络展示的基础,现在各小组在组内进行演说,要求每个同学开口。组内排除第一、二名选手后,再综合决定选派一位同学参赛。人选定下来后,要聚全组力量帮助选手做最充分的准备。一荣俱荣,一人获胜,全组奖励,每人一朵小红花,表现优秀者奖励两朵。正式比赛日期为三天后,即本周四中午正式开始。有意思的是,起初,同学们反应平平,以为就是和上次的讲神话故事比赛一样。但当我宣读比赛规则时,他们开始了小声议论,眼睛也睁得大大的,一番跃跃欲试的样子。其实,这样的比赛规则,就是给不敢上台的同学量身定制的,我也想借助同伴学习的力量,让孩子帮孩子,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不过,为定人选的问题,也闹了几次小插曲。全班共有九个学习小组,为了小组而战的人选可要经过一番定夺呀!有的小组气氛和谐,马上定下人选,聚全组力量打造选手。可有的小组却为迟迟定不下人选犯难。上午本来定好的同学,下午又变卦了。几次课代表都找到我,无奈汇报:“老师,那***小组的***不肯上了,***又不肯上了。”一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确实有点恨铁不成钢,本来想冲到教室去“教育”一番这些不团结的小组成员们。不过,理性告诉我这样不对,不是又给同学们增加了心里负担?这些都是同学们在合作沟通中必然会产生的问题,也是考验同学们的时刻,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弃权。总之,到比赛开始前的一刻,我一直没有出面解决同学们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各项问题和矛盾。
三、凝心聚力,精彩解说
周四中午,在课代表李雨昕的主持下,402班解说员比赛正式开始(点评嘉宾是我,大众评委是全体同学,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每三位选手综合打一次分)。第一位上场的是寒江组的少宸同学。这位平时内敛的小男生今天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第一位参赛选手,一点也不胆怯,显然是在课下做了充分准备的样子,声音非常洪亮,讲述内容清楚,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第二位来自青蓝组的李孟宸同学也是超常发挥,仪态大方,站姿挺拔,别有用心之处在于有些地方用了自己的语言介绍,没有照搬书上的内容。本次比赛两位脱颖而出的黑马分别是六合组的徐馨彤和尘曦组的张洛嘉同学。介绍过程非常流畅、仪态大方,更可贵的是,这是全班同学第一次听到了他们如此清晰、连贯的表达,包括我,场面十分令人震撼。更有同学感慨,以前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张洛嘉同学!接下来,每场主持人报幕,都会有选手如期站在台上,一个小时,比赛顺利结束。最终,评选除了王少宸、张洛嘉和徐馨彤三位“最佳解说员”,评选出了李孟宸、鲜于世贤、李子涵、关君逸、彭泽彦五位“优秀解说员”。只有一个小组因为没有按照比赛规则选派实力不对等的选手上台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从这次活动中,我欣喜地看到自小组建立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真正开始了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共同进步的跨越。六合组和尘曦组的组长分别是姜柯宇和夏诗媛同学,二位小组长平时就很有担当,工作认真负责,友善待人,在组内很有威信,加上课代表李雨昕和杜睿洁的分别进驻。接连几天,我时常在课间能观察到这两个小组积极商讨的活动状态。比赛当天,徐馨彤同学就凭着李雨昕全套教给她的思维导图笔记和熟练的表达,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所以说,二位“黑马”的突出表现离不开整个小组团队的助力。对于暂时没有通过小组互助得到进步的同学,我也大大表扬了他们的勇气和担当。本来因为孤军奋战,没有底气上台,可是他们却依然选择了担当,勇敢站上讲台,不当逃兵。
此次解说员作业,从写到说,实现了知识的输入到输出的顺利转换;从线上说到台前说,融合了线上线下资源,给学生搭建了更广阔的锻炼平台;从自学到互学,大家一起共同进步,彰显了同伴互助的强大力量。今后,同类语文学习的表达类作业落实也可以借鉴此模式开展,教师可能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条件和机会,尽可能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即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