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段特点 铺就阅读之路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展示方案
集体风采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心在这里。
不要问我因何而来,我的情在这里。
我们是四年级语文老师,教学一线工作者,
我们是生活中的好姐妹,并肩作战的好战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
“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一腔热血教书育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不求尽如人意,但得无愧于心”,这是我们坚持的信念;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坚持到底。我们在这里并肩前行,共享幸福,砥砺共进!
展示方案
胡玉晗:
我们都知道,四年级作为小学中年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在把握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优化中年段阅读教学的措施,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等方面做了颇多探讨与研究。并且通过课堂、课后的积极引导和帮助,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今天,我们正好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想请老师们谈谈自己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理解,以及课堂操作的建议,给我们其他老师对如何提高中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帮助,好吗?

程华:
好的。小学中段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模仿能力,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尝试的过程即是学习和能力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课外作品。学期初,备课组的老师们会一起制定出符合本年级阅读的课外书目,这就是我们学生这一年需要阅读的课外读物。

杨丽娟:
其次,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童年读《水浒传》后,介绍孩子们阅读《水浒传》;学了《小萝卜头的故事》后,推荐孩子们读《红岩》……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胡玉晗:
在学校,学生们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吗?
张琴:
有的,每天中午午餐结束后,就是我们学生轻松阅读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在学生阅读时给他们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我们主张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的美,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王玮:
我们认为,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等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胡玉晗:
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我们也知道,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教师的引领,中年段的阅读教学,主要侧重抓哪些方面的训练呢?
程华:
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我们认为,低年级主要进行字词句训练,高年级关注篇章训练,而中年级主要侧重段的训练。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要提高中年级“段落” 教学的实效,必须把握住如下几点。
张琴:
段落教学,我们觉得首先要关注结构,让段落“明”起来 。
回忆我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老师非常重视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中心思想,几乎是贯穿每篇精读课文的教学。现在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声讨声一片,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过于死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降低阅读兴趣等。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组几位语文老师的认识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抓好连段成篇的训练。指导学生划分逻辑段,概括段意,弄清段与段、段与篇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连缀段意的方法,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能复述课文的目标。凝练精华,掌握重点,把握方向。这不止是对于语文教学,对于整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同样重要,同样是一种人生素质的养成和锻炼,我们认为这样的训练会很大程度地培养一个孩子的条理性,所以不应该矫枉过正,全盘否定。

杨丽娟:
抓住重点,让段落“实”起来。
延续刚才的话题,虽然我们认为把握段落大意和文章主旨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逢课就进行自然段的划分、逢段就进行句子间关系的分析,而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重点,让段落教学“实”起来。有的课文自然段的段式结构明显(总分段、过渡段、并列段、因果段等典型段式),像四年级上册课本中的《诗人》、《太阳,你好!》等课文,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段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的只需抓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山和海的书信》,多个段落运用了排比句; 还有的只要抓住全文的重点段落即可,比如《观潮》一课,重点段落是3,4两个自然段关于潮来时的描写,教学时要对重点段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段落的中的关键词展开教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请各位老师看一下这个《父爱深深》教学实录片断,学生通过抓住“日复一日”、“所有的闲暇时光”、“一起”、“甚至”、“微不足道”、“终于”这几个关键词,深刻地领悟到父亲对“我”的爱。学生在精心品读中,尽情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无穷魅力。
杨丽娟:
要提高段落教学实效,我们认为还要巧设练笔,让段落“活”起来。
写段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继续,是高年级成篇作文的铺垫。老师应精心设计模仿类的语言训练点,让文中优美的语言形式扎根于学生心田。在教学《山和海的书信》一文时,我们给孩子们留了一份写话作业,“参照文中的排比段,给你心中景仰的‘他’写一封信”。下面我选取其中一篇习作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多么富有童趣的语言,脑洞大开的想象力,类似这样的练笔,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建构新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新知识,使较复杂的句式得到训练,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胡玉晗:
是的,段落训练,能减弱篇章训练的难度,让学生更有信心完成好。怎么提高段落训练的实效性,刚才各位老师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法和建议。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自学的能力,我想老师们在教学中肯定传授了很多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的,是吧?
王玮:
是的,“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我们组的老师们一直在摸索并实践课堂内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在持之以恒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主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指导。
我现在主要说说我们对学生进行感受能力的指导。在教学中,我们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对,让孩子们谈感受。大部分同学的感受只是表达我喜欢或者主人公怎么样?如何指导学生将理解文本与自己的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下面的案例做了很好的诠释了。

胡玉晗:
谢谢王老师!刚才王老师用课例展示了四年级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感受能力的指导。课内是有限的,而课外却是无限的。让我们把握有限的黄金课堂,授人以渔,引领学生走进无限的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张琴:
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确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光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积累还是在于平时课外的阅读,教师可以在上完课之余给予学生适度的延伸,引导他们课后的继续阅读,体味感悟。

程华:
我们常常是采用内外联合的方法来加强积累。首先是课堂教学奠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有二、三百篇,这些课文既是语言的范例,又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真地学好这些课文,会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坚实基础。
杨丽娟:
其次是课外学习拓渠道。《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并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好句,写上自己的体会,同时,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摘录下来的好句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胡玉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刚才,我们四年级的老师们从激发兴趣,落实阅读目标;段落教学,把握阅读重点;能力训练,提高阅读水平;重视积累,拓展阅读视野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是如何把握中年段学段特点,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胡玉晗:
老师们,让我们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谈话吧!
(齐)
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继续行走在路上!

撰稿:程华 审核: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