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四小语文组“三四三”教学模式研讨课及论坛活动
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冬日暖阳照进校园,光谷四小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堂建设,创建新优质学校,本学期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结合区里关于“高效课堂创建”的方案,语文组进行了“三四三”教学模式研讨课及论坛活动。一至六年级分别上了一节研讨课并分别做了一场微报告,全体语文老师展开了对新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方法的新探讨。
一年级研讨课是张露老师执教《四季》,教学中,张老师以一年四季的景色“激趣导入”,在“合作共学”中点拨、导到位,以读促读,以读代悟,充分落实了语言训练点。接着通过变化句式的“延伸展学”,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最后,在“反思省学”中落实了生字的认和写。

程华老师对一年级的部编版教材做了《让想得到的教育 成为看得见的风景》微报告,程老师从“部编版教材的特点”“识字教学的策略”“口语交际教学”“和大人一起读怎么读?”四个大板块全面解读了一年级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程老师还把自己班上的具体教学实践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在座老师。

二年级研讨课是刘湘桃老师执教《坐井观天》,刘老师带领学生梳理了课文内容,以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层层递进,发挥学生想象,开阔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出了语文味,教学目标不仅全面,而且求精。

欧阳红老师对二年级的部编版教材做了《把握低段目标 聚焦识字写字》微报告,欧阳老师分别从“学段目标分析”“教材结构分析”“教材内容分析”三个板块做了细致的解读,为老师们扎实课堂提供了指引。

三年级研讨课是况薇老师执教习作课《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教学中怎样帮助孩子搭建习作的框架?怎样指导孩子写清楚一件事?教学时,况老师巧妙设置游戏导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况老师接着设置表格,为学生搭建习作支架。

王玮老师对三年级习作教学做了微报告,她指出三年级的习作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四年级研讨课是段晓梦老师执教文言文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段老师从“出示图片,猜故事”激趣先学,接着从“朗读感悟,培养语感;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讲述故事,疏通文意”合作共学,从“走进人物,习得写法”反思省学,最后还延伸展学了《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段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的文言文教学课。

胡颖老师做的微报告是《如何设计一节新技术新媒体课》,她主要从“我的新技术道路,新技术实用操纵,如何设计教学,课例分享,几点思考”四个方面阐述,特别是在“如何设计教学”中细致地从熟悉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动手制作,确定连接点和呈现方式这几点给老师们涉足新技术新媒体课明确了方向。

五年级研讨课是熊梦华老师执教《四季之美》,熊老师善于通过课堂对话,密切关注来自学生的语言信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随着谈话的展开,熊老师自然地把新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李爱珍老师对熊老师的课做了点评,李老师提出《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写景文章的学习重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熊老师设计依题导入,抓住“四季和“美两个关键词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了解作者,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通过研读感悟,感受作品语言美;通过情境感染,引领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年级研讨课是潘桂花老师执教《月光曲》,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潘老师的教育语言和教育机智很有特色,尤其是文本的情感在读中悟中不断升华,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整节课由分别由“舒缓轻柔的音乐”“气势逐渐增强的音乐”“高昂激越的音乐”三幅画面贯穿,朗读实在,感悟真切,体现了语文的真实、扎实、朴实。

詹智梅老师从对潘老师的课做了点评,詹老师指出新部编版教材要求我们从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教材,把握教学目标,《月光曲》是六上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艺术之美,语言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能把感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潘老师的课教学引导促进了文本对话,动情诵读体现了语文课的“读”味,扎扎实实中有提升,平平淡淡中有激情。

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把握部编版教材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组老师们将继续养成“重研重教、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的教学习惯,完善自己,促进专业发展,同时逐步实现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