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 课堂观察 让学习真正发生
——记数学组3月份课堂观察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本学期,数学组将围绕“新课堂”建设工程,以“三四三”生态课堂模式为基准,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2021年3月3日,数学组召开了以“新课堂”建设为主题的数学课堂观察活动,大家集中学习课堂观察相关理论、每个备课组从不同角度选取一个点来进行课堂观察。经过大家的商讨,低数组是观察学生作业情况,中数组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高数组是基于Solo理论观察学生认知水平。有了观察维度,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大家会后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下周讨论、设计观察量表做准备。

2021年3月10日,第二周教研活动如期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商讨从哪几个方面来设计观察量表,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观察量表。
低数组研讨“学生学习效果”观察量表

中数组研讨“学生回答问题”观察量表

高数组研讨“基于Solo理论学生认知水平”观察量


2021年3月17日,数学组召开第三次教研活动,交流学习课堂观察量表,由各备课组长介绍如何使用量表,数据如何分析、处理。
低数刘婷老师从教学练习环节、学生完成度、未完成原因、正确率、完成时间、完成的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中数组杜军老师从学生回答问题频次及分布情况、教师的提问、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错误的类型、我的建议等几个方面介绍中数组课堂观察量表。通过量表分析授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广度和深度、提出问题的效度,以及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等,听课老师根据量表记录的信息对授课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高数组舒笋老师依据Solo的5个分层理论、教师的教学目标,有层次的设计前、后测卷,并赋予分值,通过前后测分值的对比,判断这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大家都清楚如何使用课堂观察量表,期待在教学中进行第一次的尝试。
2021年3月24日,刘婷老师在二(1)班执教《用7、8乘法口诀求商》,全体数学老师带着本组的观察量表进班尝试进行课堂观察。


观课后大家集中反馈了课堂观察中的亮点和观察量表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紧接着各组分开讨论并修改各组的观察量表。
2021年3月31日,数学组开展第五次教研活动,对上周课堂观察进行了总结。亮点继续保持,针对课堂观察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交换了修改意见,集思广益,相得益彰。各组结合实际给出了更为具体细致的建议:
低数:
1.给听课老师提供教学设计详案,要有细化的教学目标,便于高数组设计前后测;对大问题编序号,便于中数组记录教师的提问;对课堂的练习编序号,便于低数组记录课堂练习。
2.增加观察作业完成情况中的书写工整、表达规范、习惯养成。
3.去掉观察作业完成时间和学生完成是表现的思维水平。

中数:
1、根据教室座位采用数对来标注该学生。
2、主要问题填序号,增加课堂生成问题的备选栏。
3、去掉学生思考时间栏,用数对精准记录是哪位学生回答问题。

高数:
1.上课教师提供详案、细化的教学目标,制定前、后测卷。
2.通过前后测卷的数据对比,怎样更科学、公正的评价一节课。





三月已落下帷幕,四月我们重新出发。期待数学组在课堂观察上有真研究、真发现、学生的思维真发生,教师和学生真进步,共成长!
撰稿:杜军 审核:舒笋、湛楚雷 图片:魏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