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课程管理走班课程

“金钟”管乐团

发布时间:2018-05-14 11:52 栏目:走班课程 发布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点击量:6085 【公开】

“金钟”管乐团

一、教师简介

  • 管乐课程开发者:

凡红忠:小学高级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会员、武汉市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理事、湖北省优秀音乐教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小学音乐学科带头人、2014年评为光谷四小“最具突出贡献教师”和“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现任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交响管乐团艺术总监兼指挥。

周珊: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会员,武汉市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理事,仙桃市艺术先进个人,优秀文艺节目指导教师,市艺术优质艺术课竞赛一等奖。辅导管乐合奏获黄鹤美育节一等奖,辅导管乐团参加“中华杯”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优秀管乐(交响)团队展演获“优秀乐团”称号,辅导管乐团参加武汉市2016年“知音杯”管乐艺术节暨校际管乐节荣获金奖,个人获优秀指挥奖。2017年获武汉市第三届器乐节优秀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

于伟(长号教师):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担任低音长号演奏员,师从沈源副教授。举办了个人长号独奏毕业音乐会,获得长号学士学位。2008年,参加由湖北省国家一级作曲家罗怡林先生创作的大型音乐歌舞剧《大三峡》演出,并进入国家大剧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2008年的新年音乐会,又第一次和我国青年指挥家李心草先生合作。2009年由罗怡林先生改编的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再次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期间还参加了中、外多个指挥家一系列的大中型交响音乐会。

王贤骏(长笛教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现任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长短笛演奏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长笛学会常务理事。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詹姆斯.高威和帕胡德举办的大师班学习,在教学上认真,耐心,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十多年的教学中也不乏有学生走上专业道路。

李巍 (单簧管教师): 12岁开始学习单簧管,16岁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武汉音乐学院陈新副教授,19岁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2007年毕业考入湖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2008年参加了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第一届交响之春音乐会。工作期间作为乐团单簧管首席演出了各种音乐会,2016年在琴台音乐厅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单簧管大提琴钢琴的三重奏,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孙戈(小号教师):2002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在校期间曾获得过全国室内乐比赛铜管重奏组第五名并担任金辉铜管五重奏首席,东方交响乐团声部首席,获得过YaMaHa奖学金,2006年至2017年担任湖北交响乐团小号声部首席,湖北青年铜管乐团大首席,国家二级演奏。

王巍(大管教师):2005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2006年加入东方交响乐团,2010年入职湖北省交响乐团,担任大管首席、低音大管首席。曾多次担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培养出大量音乐考级优秀学员、和大管、萨克斯专业院校人才。至今已是国家中级演奏员。担任大管和萨克斯老师。曾带领所任教的多所学校获得省、市级的多项音乐、艺术比赛的一等奖。在长期的任教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陈庚(打击乐教师):自幼学习打击乐器,教龄9年。对打击乐教学有着深入研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也有相对的系统教学。在教授乐器的同时也会让孩子真正的认识打击乐,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境界。2007年参加CCTV中国优秀青年乐曲展播得录制。2008年赴国家大剧院参加作曲金钟奖金奖曲目《金木》首演。赴上海参加第三届全国打击乐比赛专业重奏组比赛以主奏身份过得专业组金奖。2010年担任东方神韵合唱团打击乐艺术指导参加CCTV声乐电视大奖赛。同年8月受邀参加罗马尼亚錫比屋艺术节。2011年赴台湾参加世界华人马林巴琴大奖赛获得优异成绩。2012至今受聘担任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定音鼓(打击乐声部首席)多次进入国家大剧院,琴台音乐厅,琴台大剧院进行交响乐演出。

二、 课程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践行“生态教育”理念,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生态教育走班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2013年9起先后组建“金钟”管乐一团、二团、三团,以精良的配置、专业的培训、扎实的训练、良好的效果成为了生态校园的靓丽缩影。

    参加各类比赛,屡有斩获:2014年5月,他们首次亮剑,勇夺武汉市第八届管乐队特色队比赛中荣获特色队比赛金奖第一名;12月,武汉市第二届学生器乐比赛一等奖、湖北省教育厅第三届“长江之声”青少年管乐展评中一等奖;2015年9月,武汉市第十一届艺术节展演荣获器乐类比赛一等奖;10月荣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器乐类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荣获二等奖;2016年1月受邀参加武汉市2016“管乐之声”新年音乐会,并代表湖北省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同在一片蓝天”艺术交流活动;2016年5月获“中华杯”中国第十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优秀乐团”称号;11月获武汉市“知音杯”管乐艺术节暨第一届校际管乐节小学组金奖;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维也纳宫廷乐团团长、维也纳音乐大学教授维纳·哈克先生来华专程赴光谷四小指导学生管乐训练,提升学校管训练乐训练水平。2017年5月再次获“中华杯”中国第十一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优秀乐团”称号;7月赴维也纳参加“同一个未来”2017第五届世界乐团艺术节获第二名;9月受邀参加武汉市中小学“创课教育直通车”系列活动深受好评;11月参加武汉市第三届器乐节获银奖;2018年3月受邀参加东湖高新区优秀企业表彰大会获各界人士高度赞扬。

三、课程理念

美在和谐

音乐课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有了这一核心之后在管乐合奏里应该具体怎样实施呢?合奏追求的是什么?我个人理解追求的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最美天籁之音。这一目标的确定正是围绕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来制定的。那究竟如何来打造出最美之音呢?那便是和谐,光有和谐的声音还不够,还必须加上细腻的情感处理,这样才能具有感染力。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使一个乐团合奏出来的声音和谐,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要求的。音准一致、音色统一、音量平衡、节奏准确、力度控制,就像一个人的五根手指,缺一不可。  

音准是根本,没有的音准其它一切全无,有了它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要求。然后便是音色统一,有很多管乐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我们在排练中,队员们音是准的,节奏也是准的,而且还有情感处理,可是为什么就是不好听呢”?其实就是音色不够一致。要训练学生辨别声音的能力,时刻引导学生注重聆听自己发出的声音的其他同学发的声音,有无音准问题,有没有发现很好听的声音。

久而久之学生具备了调整音色的能力,通过聆听感受对声音的追求这个过程中便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再加上准确的节奏和对力度的控制演奏出来的声音肯定是一个完美的天籁之音。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模仿,合作,探究等方法会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比如:吃苦耐劳、与人合作、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养成聆听的习惯等等……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围绕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宗旨展开的。

课程内容

        注重声部训练,培养合奏意识。重视声部(同种乐器)的长音与音阶练习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天赋和勤奋程度不同,那么学生的基本功程度肯定不相一致的,加上队员体质上的差异,这就会造成乐队的音准、音色、音量的不一,直接地影响着合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发现了问题后要学会不断的通过气息的控制来进行及时的调整,逐步使音准、音量、音色得到统一,音量得到平衡,和声完美,增强了合奏意识,达到合奏效果。

        管乐社团训练以团队训练为主,重视队员视谱、视奏能力及基本功的训练,养成看指挥的习惯。培养全体社团团员的合奏整体意识,使每个成员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个人的意志与力量统一到乐队整体意志与力量中去。

五、师生活动

 

 

六、课程达人秀

 


上一篇 : 3D创客机器人| 下一篇 : 国画走班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6501‬号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老武黄公路2号     联系邮箱:270740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