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

轻叩缪斯之门

发布时间:2017-04-01 10:33 栏目:教育科研 发布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点击量:2429 【公开】

 

    2013年12月12日,光谷四小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五年级(1)班,聆听了詹智梅主任《轻叩缪斯之门》儿童诗创作指导示范课。这也是四小首届校园诗歌节系列活动之一,在儿童诗歌创作比赛前对全体语文教师的一次诗歌创作教学指导课。詹主任以儿童的视角,用最贴近儿童生活的方式引领儿童的心灵与诗歌对话,与大千世界对话。这种对话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滋养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儿童诗教学,也就是童诗教育,是语文对生命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儿童的天性首先表现在一个“趣”字上。只有当儿童感觉有趣,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兴味盎然地沉浸其中。詹主任从诗的起源讲起,首先让孩子们吟诵了《诗经》中富于情趣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感受诗歌的音律美、韵味美。接着简述了中国文学峰脉,然后重点介绍了儿童诗的十四种写作方法,如明喻法、暗喻法、呼告法、阅兵法、排比法、对比法等等,如数家珍。最后,詹老师展示了她曾教过的学生所写的诗歌。孩子们在詹老师充满童趣,饱含情趣的例子中,感受古代诗歌的精深和现代诗歌的意蕴。“把儿童诗还给儿童”詹老师用她的课堂教学践行着这一理念,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与儿童诗牵手、亲近,进而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课上,詹老师并没有急于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的,而是从诗歌的历史开始讲起,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诗活动,陪着学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当学生读到兴味盎然时,再引导交流一下自读的初步感受。指引孩子们朝着最易产生共鸣的那份童趣,进而指导孩子们开展诗歌创作方法的学习,让全体学生都徜徉在诗歌的创作激情中。
    詹老师的儿童诗创作示范课,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诗歌的创作并不是诗人才可以做的事,还让听课老师们也明白了原来诗的创作有法可循。只要指导有法,儿童也可以创作出耐人寻味的好诗。
    随着詹老师《轻叩缪斯之门》的下课铃声响起,我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儿童诗创作比赛也拉开了序幕。



报道:李开文    审核:詹智梅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6501‬号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老武黄公路2号     联系邮箱:270740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