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

春雷一声震天响 小语教研掀热浪

发布时间:2017-04-01 10:33 栏目:教育科研 发布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点击量:2080 【公开】

 

    3月19日,东湖高新区“群读类学  自主课程”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区教研室主任、课题组负责人沈主任、区教研员鲁老师以及课题高级研修班近40名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九点,我校詹智梅老师在501班执教了研讨课——《我爱读书》。 詹老师的这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单篇教学的局限,利用电子书包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极富创意的在一个小时内引领学生精读一篇,小组合作略读三篇,个人自由泛读六篇,课堂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师生自始至终情绪饱满,全情投入,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焕发着生命的活力。与会老师也被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思索着……

    课后,研修班老师们在三楼会议室对这节课展开了研讨。首先詹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考,她说:“我不追求课堂有多么完美,但求课堂能有生长点。学生、我自己、大家都能找到生长点,以此深入下去,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无限可能。”为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她考虑的不是如何让自己教得更顺畅,对全局更具有把控性,而是如何来突出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究和展示的舞台。接着,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七个试点学校的骨干老师纷纷发言,会议气氛非常活跃,讨论非常热烈。各代表在充分肯定詹老师这节示范课具有“前瞻性、示范性、高效性”的同时,对501班学生出色的语文素养也给予了广泛好评。大家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反映了詹老师不仅具有领先的语文教育理念,更有富有成效的实践策略。老师们也针对“群读类学”这一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其中,附小老师孙贤发指出,在语文课堂上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长,还应让老师获得生长。而詹老师及她的班级在这节课上很好的体现了双方的生长。也即老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收获了创造性的智慧,学生则在信息搜集能力和学科知识能力上得到了提升。此外,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作为一线老师,该如何区别“群读类学”和“主题教学”?


    研讨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倾听,积极讨论,由新鲜、新奇、质疑到内心跃跃欲试,并表示以后要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精心筛选群文,在教学中尝试群读类学,将今天学到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融入自己的语文课堂,给自己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理念和活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沈爱华主任作了精彩发言。他幽默地说:“春雷一声震天响,来看我们的詹班长。”这节研讨课犹如一声“春雷”,播下了“群读类学”课题研究的种子,而且已然萌芽,“希望大,前景美”。接着,他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的对这节课课进行了点评,从“我们从哪里来?走在什么样的路上?要到哪里去?”三个问题解读了这节课的设计,诠释了“群读类学”这一全新课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他还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体现“让学生自己走——集体走——众人智慧的碰撞——享受语文课”这一过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最后,他重提省教研员段宗平老师的“三个突破”,认为詹老师的这节课实现了“三个突破”,给课题研究提供了方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主持人区教研员鲁文丽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她说:这次研讨会的开展,引领我们朝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同时促进我们进一步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促进专业成长。相信在各试点学校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在中心组成员的带动和引领下,“群读类学”课题研究一定能开花、结果,光谷小语教研一定能迈上新台阶,成为省、市教研领域的“领头羊”。




 报道:黄桃李   审核:詹智梅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6501‬号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老武黄公路2号     联系邮箱:270740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