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增
辉
光谷教育科研 两
项课题中期评
估
获赞
——光谷四小举办区“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评估暨科研培训会
2018年3月29日上午,武汉东湖高新区“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评估暨科研培训会在光谷四小举行。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承担的武汉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光谷地方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和光谷四小承担的湖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课程整合与优化的实践研究》接受了本次中期评估。会议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彭湃副教授、洪山区教科院王星主任担任专家评委。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夏循藻副院长、刘稳定主任、陈建国主任以及龙泉小学、豹澥小学、左岭小学、光谷一小、光谷五小及光谷四小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刘稳定主任主持。

首先,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吴刚老师代表该课题组做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光谷地方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的中期汇报。该课题把握光谷地域特色,从自然、人文、创新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光谷地方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主题宏大,立意深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接着,光谷四小詹智梅主任代表四小课题组做了《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课程整合与优化的实践研究》的中期汇报。该课题基于学校的生态教育理念,通过学科内、学科间、课内外的整合与优化方式打造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促进生态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目前已卓有成效。

两项课题汇报完后,由专家进行点评指导。洪山区教科院王星主任率先发言,她认为两项课题群英荟萃,技术含量高,格局宏大,立意高远,方法恰当,目标明细,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堪称豪华版航母级课题研究。华科彭湃副教授指出,地方教材的开发是建立在课程的实施基础上的,可以先编先用,边用边改,师生同做共享的资源包,重新定义“创新”模块的价值。教发院夏循藻副院长则指出地域的发展要寻文化之“根”,回归自然,在“人文、自然”板块也可以渗透科技创新。华师陈佑清教授肯定“创新”应当放在光谷地方教材的突出位置,着重开发,并且要找到课题研究与高考、中考之间的联系、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

对于光谷四小的《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课程整合与优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王星主任认为“文本条分缕析,用语精巧,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肯定了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深入开展的作用,建议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生态教育经典理论的学习,完善课题评价方法。彭湃副教授则建议四小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学生视角,从生活、生长、生存三个方面将课题研究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陈佑清教授高度肯定了四小中期报告文本撰写的高质量,肯定了四小持续深入研究生态教育的精神,建议四小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式上溯到源头,重新审视生态教育的含义。

专家团队和课题组互动答疑后,宣布两项课题中期评估均以优秀通过。两项课题的负责人夏循藻副院长和饶家伟校长均作了表态发言,承诺将在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继续潜心研究,争取多出成果。至此,会议在主持人刘稳定主任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中圆满落幕。


本次我校课题中期评估以“优秀”顺利通过,标志着光谷四小课题研究落地生根,枝开叶散,在实现内涵发展和成果转化上,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为光谷片区基础教育科研领域发挥了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后阶段,光谷四小将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四小科研迈向新的高度,让生态教育之花蓬勃绽放。
报道:况薇 审核:詹智梅 图片:廖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