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

研训教,好氛围,精神享受不须归

发布时间:2018-04-03 11:38 栏目:教育科研 发布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点击量:2239 【公开】

                                      研训教,好氛围,精神享受不须归             

                  ——记区“研训教一体化”课题暨光谷四小王玮古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在这个春光烂漫,朝气蓬勃的季节,光谷教育科研之花盛开得格外灿烂。各项课题开题、中期评估、结题工作开展得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4月2日下午,区“研训教一体化”课题暨光谷四小王玮古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光谷四小举行。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夏循藻副院长、朱国斌主任、陈克斌主任以及“研训教一体化”课题组核心成员、共同体豹澥小学老师,光谷四小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四小教师发展中心詹智梅主任主持。整场活动精彩纷呈,令人受益匪浅。

首先,詹智梅主任对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构建校本研训教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情况作了简单介绍。詹主任用“主题”、“融合”、“多元”这三个关键词总结了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收获。她强调:实施校本研训教一体化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把“研训教一体化”课题与学校的日常教研、与学校其它课题、与教师个人课题有机融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不同的活动主题,采用不同的研训教一体化方式,体现策略的多元化。惟其如此,我校才在“研训教一体化”的研究之路上行走得越来越稳健,思路越来越清晰,成效越来越显著。

“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课堂,是老师们展示风采之地。接下来,会议进入“教”的环节。市级骨干教师王玮执教了五年级古诗教学示范课《渔歌子》。整节课以诗句开篇,意趣入题,安排了“初读诗词,把握节奏”、“赏析词句 ,感悟诗境”、“丰富资料,品味诗情”、“欣赏歌曲 ,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王老师循循善诱,恰到好处的点拨令学生茅塞顿开,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索精神,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尽情的释放。整堂课“大”气呵成,古韵十足,在朗朗书声中,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尽情地徜徉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于课堂。  

            

为了让与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领会这堂课背后的思考以及王老师古诗教学的经验智慧,会议安排了第二环节“训”,由王玮老师以《渔歌子》为例作古诗教学的专题报告。王老师在题为《走进和风细雨的诗意课堂》的报告中讲到古诗教学需确立“入境”“移情”“品味”这三大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去落实了这几项目标,才有可能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观摩了王老师的课,聆听了王老师的报告之后,会议进入第三环节“研”。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杨丽娟带领五年级语文老师们就王老师的课和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青年教师代娟老师从王老师的教学中学习到了“意趣入题——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程华老师指出诗词教学要立足学生,贴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带学生进入古诗教学意境。马丹老师则认为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杨丽娟老师指出诗词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让古诗词教学贴近学生心灵,亲近古人,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真正走入古人的精神世界。随后,詹主任组织进行了现场互动,她邀请了低段在古诗教学方面颇有独到见解和个人特色的赵禄琪老师作了发言。赵老师落落大方,清唱展示了古诗的吟诵课程,于悠悠古音中尽显古诗文的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会议最后,教发院夏院长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点评。他说,四小的老师们在深耕细作中为与会者展示了“研训教”的常态,王玮老师也在吟诵涵咏中教会学生品赏古诗文情怀。夏院长对四小的课题研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诗兴大发,仿《渔歌子》现场赋诗一首——“有心之人詹智梅,精彩演绎是王玮。校本研,好氛围,精神享受不须归。”“一个人也许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夏院长用这句话给与会者以激励,也给本次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撰稿:黄桃李      图片:廖颖涛      审稿: 詹智梅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6501‬号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老武黄公路2号     联系邮箱:270740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