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墙壁说话,让教室育人
-----记光谷四小第十三届“生态班级”环境文化评比活动
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潜心设计与构建优雅精致的班级文化环境,创设多姿多彩的育人场所,让校园环境说话,让景与人融合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班级环境文化在一个个大设计、小细节中不仅落实了我校“生态教育”理念,凸显我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的教育特色,展现出“做最好的自己”,2020年10月13日下午,光谷四小学成中心组织开展了第十三届“生态班级”环境文化评比活动。

在本届“生态班级”环境文化评比内容中,明确班级要有洁、齐、美、趣的学习环境,布置形式要新颖、活泼、美观、大方,布置内容要有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特征,整体设计体现班级理念,彰显班级文化内涵。富于教育性、观赏性。班级文化环境布置包括走廊文化、电子班牌、班风班貌、黑板报、班级插牌、读书角、桌椅摆放、卫生角等方面的内容。由校领导、学成中心主任和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组成的评委们,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各班的班级文化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3名“最美生态教室”、10名“十佳生态教室”和25名二等奖。

一枝一叶总关情,全校各个班级内外文化墙布置师生共同参与,自主设计,力求把“生态德育”的教育理念渗透在班级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班级特色,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走进每一个教室,被一幅幅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班级布置所吸引。一盆绿色的植物,使教室内拥有了大自然的生气,也给图书角增添了一股儒雅的韵味。一幅图画、一段文字无不蕴涵教师独特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标新立异和独具匠心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乐学求真、笃行至善”的校训氛围。

追逐九月的和风,淋浴金秋的阳光。走进金穗萌芽新生101刘薇老师的班级,引入眼帘是金色麦穗,班级象征物——金色麦穗象征着金秋的希望、满满的收获,孩子们就像萌芽一般顽强,像鲜花一样绚烂。班级外文化墙以“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小萌芽们在金穗班畅游在书的海洋里,收获知识与快乐。

踏上楼梯,走入二年级的班级,这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但207班的班主任程华老师却另辟蹊径,把这个不太宽敞的教室打造成了孩子们温馨的家。植物角的设置,让角落瞬间变得生机勃勃,教室外面的文化墙,延续了“青苗”茁壮成长的班级特色,以“青青园中苗,日日向光辉”为主题,“绘制童心”“多彩童年”“童梦飞扬”等板块,记录了孩子们在光谷四小这个乐园里的精彩活动瞬间,留下了他们成长的美好印记。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05班晨星中队的班主任汪丽娟老师决定让教室内外的每一面墙变得有温度,都能说话,成为孩子们无声的老师。后墙“每天进步一点点,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努力的过程,要持之以恒朝着目标前行。教室黑板下的墙壁上是孩子们诗词书法展览,让学生通过书法比赛的形式,进一步铭记经典传统文化。

走入杨景秀老师的向阳中队403班,杨老师结合“自然笔记”班本课程娓娓道来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墙已经展示了学生们“自然笔记”课程第一期——树叶。在这里,孩子们开动脑筋积极创造,用自己的魔术手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树叶的美韵。后期,杨老师还打算来领孩子们去和平公园赏菊,走进花的世界,感悟花的别样美。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回归生态教育。

走进502班竹韵中队王薇老师的教室。看到班级绿意盎然的竹韵文化,力求学习竹拔节向上的精神,不负光阴,努力生长。教室外墙以“竹韵悠然 拔节生长”为主题,设立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室走廊文化,以竹韵文化展开教育:“竹之经典”:为学生们介绍经典的诵读资料;“竹之绽放”:展示学生们的精彩画作;“竹之生长”:展示学生的特色作品和学科相关知识。后墙设置小组评比栏,以小组为单位贴出孩子们的红旗数量,激励孩子们的进步。
步入詹智梅老师的601班博雅中队教室,班级文化墙彰显她独特的带班特色 ——名著不离手,诗词不离口。赛场秀英姿,课堂显身手。“以梦为马、预约未来”的教育主题,让教室每一面墙都成为孩子们的“梦想秀”,每一份作品都显现老师的文学涵养。

春风化雨,点滴如土。此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光谷四小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为学校园带来一缕缕活泼向上的生态文明新风,让孩子们浸润在光谷四小“生态德育”的文化建设中接受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的教育,感悟美的熏陶和爱的激励。
撰稿:张馨文 图片:马丹 审稿: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