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班“周三零作业日”记
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并举”,尤其注重美育。他认为“美感有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学有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人受美感的熏陶,就能“提起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偏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我校“周三零作业日”顺势而生,于是,在三月多云的天空下,时光放慢了脚步,我们让纷繁的学习,换上了春日的香馨。






花开处,皆有诗心。第一个“周三零作业日”,孩子们放学后,纷纷走近大自然观察春天。在森林公园里、在放学街头上、在小区草丛中、在自家阳台上,他们捕捉春的讯息。丁昱然同学眼中的桃花“嫣然出篱笑”,黄朗同学的迎春花“偏凌早春发”,赵晨瑞同学发现的“茼蒿花如米小,也学着牡丹开”;陈奕泽同学眼里,自己楼下的桃花“千树万树桃花开”,任欣玥同学发现自家阳台上的雪柳“玉树琼花满目春”,蔡宇轩同学家院子里的山茶花在夜间“树头万朵齐吞火”,这些平时忽略的美景,仔细观察,原来这般美好。




“就这样静静欣赏,不说话也十分美好。”胡琦月相机里森林公园的垂柳“千条万条绿丝绦”,文禹涵同学在小区草丛中观察的绣球荚蒾“春风吹又生”,付恒睿同学在放学路上看见的白花车轴草“因风任开落”,郝梓潇在自家楼下发现的蒲公英花“小草芳菲独自妍”。


颇有文艺气息的祝一鸣同学,在家中打造美景。书桌一角的花花草草,都那么富有艺术气息。在这样的房间里学习和生活,真是一种享受。







美的事物总是要经过时间的刻画与打磨,方显珍贵。回家后,胡琦月、陈雅昕、文禹涵、何雨昊、杨诗蕾和阮诗涵同学赶紧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画下来,细心打磨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春天。



读书不觉已夜深。难得的闲暇时光,怎么能少得了书香的陪伴?这个夜晚,无论是对于在家看一本漫画书的章紫妍同学,还是趁机逛书店,找一本感兴趣的书沉浸阅读的杨诗蕾同学,或者是在爸爸的陪伴下亲子共读的谢遨洋同学来说,都是难忘的时刻。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对于诸子慕同学,每晚饭后练字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你写字时的气质,身在尘嚣,心若闲云。




轮到“班级日记接龙”的陈李一心和舒子焱同学,虽然有两天时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周三零作业日”的闲暇时光中,他们仍旧选择回家后用心记录生活点滴。
“学生四月闲人少,读完书来背古诗。”杜泠玥、赵晨瑞、陈泽熙和柯欢欢同学饭后坚持背诵拓展古诗,用诗词滋养心灵。



“我热爱生活,正如热爱这样生活的自己。”写完接龙日记,巧手的陈李一心同学又精心制作了小手工;酷爱电脑的舒子焱同学平时没空编程,这会忙着开发小游戏;热爱篮球的彭嘉乐同学放学后就赶紧去练自己最爱的篮球,活动活动筋骨。




钢琴小爱好者们怎能放过这大把的时间?“周三零作业日”晚饭后的乐感似乎格外好,“叮叮咚咚……”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伴你进入甜美的梦乡。
动静两相宜。体育廖老师量身订制孩子们的家庭体育健康计划。饭后半小时,在廖老师的视频指导下,孩子们纷纷锻炼起了身体,他们还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加入。









“像这样细细地听,你会发现,世界也可以这般辽阔。”一回家,弦乐团的孩子们就抓紧时间练习,把琴艺磨砺得愈发精湛。




交流分享欢乐多。周五夕会的分享交流,孩子们自由上台介绍自己在家进行“周三零作业”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特别提出“心灵的闲适”的重要性:“理性的顿悟,灵性的升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周三零作业日”,孩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下,于纷繁的学习中收获一份心灵的闲适,在心灵闲适之时升发灵性、舒展心灵、创意迭出、培养情趣,相信我们的精彩,未完待续。
报道:陈余丹 审核:张露 图片:306班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