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森林 探寻金秋果实之秘
——光谷四小101班家长课堂之自然教育系列活动报道(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赐予的丰厚的生命体验,由浅到深地让同学们认识果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继光谷四小生态园自然创作活动之后,在金秋十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光谷四小101班在班级家委主任汪子菡妈妈的精心组织下,在植物学博士楚涵玉爸爸的带领下,开启了愉快的亲子“森林果实探秘”系列游学之旅。
视频1.mp4
为了保证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活动采用户外自然探究形式,分四步进行,并用图鉴、任务单和老师知识讲解和答疑支撑学生的探索。探究前,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传播的知识。探究中,引导学生搜集果实,并应用所学知识,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后,将果实按照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分类。而后将所有果实按照种子传播方式粘贴在大白纸上,进行公开讲解和陈述。


首先,带队老师带领同学们熟悉果实和种子概念,学习初步的果实知识,在向活动主场地前进的过程,沿途讲述遇到各种的果实,让学生学会辨别果实和种子,并让他们在路线上进行小范围的自主探索,以巩固刚刚习得的果实知识。


在老师讲解基础上,引导孩子思考为何果实具有的不同结构,那些森林中小树苗是如何来的,从而将主题引导至种子的传播方式。而后,讲述风力、水流、皮毛、粪便等传播方式所具有的果实特征。最后布置任务,发放任务单和果实传播方式特征图鉴,这些资料可支撑学生的果实探索和分析,帮助孩子在自主探究中进一步巩固果实知识。


接着,孩子们应用学到知识,开始进行一场大搜索。在划定的范围类,在家长们的监督和帮助下,学生尽可能多的搜集各种森林中的果实,而后每个小组对每种果实的种子传播方式进行讨论,应用刚学到的果实知识。


最后,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报告,讲述他们的发现,带队老师适当点评,启发学生新的思考,比如“哪种种子传播方式最多,为什么?”“你最喜欢哪种传播方式的果实,为什么?”等,让学生理解探究的连续和趣味性。




通过本次游学之旅,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了解自然的方法,知道了对果实和种子的观察可以从颜色、形状到触感等多方面进行。孩子们在玩中学,在自然中学,这正体现了自然美育的真谛。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