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策略协同 提升纪律修养
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陈美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50多个个性迥异的学生聚集到一个教室里,他们这个年龄独具的特点,会使班级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安全。而安全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所以,规则的树立,学生的纪律性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厚植爱国情怀,激发成长内驱。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作为教师,我们的信仰之一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把民族心、民族魂注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作为学生,他们的信仰应该是努力修炼自我,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这是我在教育学生时常常会谈到的话题,用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努力修炼自身,其中就包括对自己的控制。
二、细化活动要求,明确行为规则。
班级活动包括一日常规活动、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和突击活动等。
每项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要求,要在行为上要给予非常清晰的示范和指导,甚至是逐个逐个地检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经年累月的训练,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清楚的规则意识,并将其作用于自己的行为。
三、丰富表扬方式,强化美好言行。
表扬方式多样化,口头表扬、实物表扬、展板表扬,以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发生改变,让学生在日趋良好的变化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再以班级文化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强化学生的言行。
对学生良好行为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如口头表扬和实物表扬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学习典型、成为典型。
展板每日一表扬,从多个方面来引导、规范、强化学生的美好言行。
四、追究细枝末节,厘清美丑边界。
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你对小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绝大多数学生的行为。如果放任不管,会导致其他学生会无限扩大自己的舒适区,点到面的扩散,无疑会增加教育的难度。
因此,任何问题,发生一个,就必须解决一个,让学生清清楚楚地明白什么言行是美的,什么言行是丑的,是班级不能容忍的。
任何学生都没有凌驾于班级规则之上的特权,包括特殊学生。解决办法:符合规定的惩戒办法,家长的配合等。
五、建立情感关联,壮大教育力量。
给学生的关爱,给家长的支撑,都会成为教育的力量。
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让老师的威信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学生对老师又敬又爱,这样必然愿意听从老师教诲。
家长有求必应。家长的“求”自然是学生的教育这块,及时给予建议,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困惑;关注学生身体,有任何问题,都要向家长说明,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家长从心底感激老师,自然会叮嘱孩子听从老师教导,支持老师的教育,从而壮大了教育的力量。
六、引导换位思考,培植善良品格。
最大的善意,我认为是我们的行为不要给他人带来影响。比如,做核酸排队时,保持安静,不影响正在上课的班级,不影响采集核酸的医生和录入信息的老师,给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在辛劳的同时不必同时忍受喧闹。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不要给他人带来影响。
当然,运用单一的一种方法,想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几乎很不可能的。毕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他们的个性、能力、家庭环境千差万别,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让“守纪律”成为学生自我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