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园里追寻“诗与远方”
102绿叶中队治班格言:
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值得付出特别的爱!
• 班级目标:阳光向善,健康成长
• 愿景:在合适的位置,静美绽放

全家福
102班级特色:
102绿叶中队,47个性格各异的孩子就像47片独一无二的小绿叶。在这个充满爱和包容的班级里,小绿叶们在102班找到了自己生长的泥土,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满足的成长,快乐的探索。这是一个生态发展,自主向阳的班级。每天,一步一个脚印,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况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把点滴的成长都记录在日记之中。日记,在老师看来,那是孩子捧出来的真心,也是来自班级各个小群落的“奏折”,老师可以从中发现他们成长的快乐和困惑,每日的日记分享,亦是总结反思前进的过程,每周家长也会推送孩子们的日记,让家校之间共建起一座爱的港湾。简单的一件事他们坚持下来,就变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孩子的童心唤醒着教师们的初心,心与心的碰撞,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故事就在这片生态乐土上发生了!

102班的“孩子王”: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况薇

简单如白云 明亮似初阳
辅导员兼器乐老师:周珊

气质若幽兰 优雅且芬芳
数学兼科学老师:张素玲

扫眉大才子 实力敢担当
102班的“小主人”:
在102班,你很难说清楚谁的“官“大,甚至谁是个“官“,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当成这个班的小主人,班级事务我们一起管理,所以我们形成了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班级管理理念,无论是谁,都可以在这个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领读员:嗓门大就是我的优点,我自豪!

视保员:保护视力就是大事,我带头!

就餐管理员:自己的肚子自己填,我最棒!

纪律委员:我管得住自己,我骄傲!

102班的班级故事:
总有祥云罩白马 素来吉日伴青松
世间的一切,都是从遇见开始的,人遇见人,便有了生命。我和我的孩子们,我的家长们,我的科任老师们遇见在2017年的初秋,无声的允诺下相互的陪伴。47个孩子,大多都是温顺乖巧的,他们懵懵懂懂地听从着老师的教导,认认真真地试图去理解学习远大的意义。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已经逐渐适应了四小生态教育的环境,尽管个子小,但是他们很快就能够在我们这个小班级里在我们这个大校园里找到自己的热爱让自己每天愿意来上学的事物。作为语文老师,又是他们的班主任,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如何“鱼与熊掌兼得”让孩子们能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能够得到人格的塑造,我们尝试了“每日一句话日记”。坚持到今天,感慨万千。在日记中,我了解到他们真实的生活,日记的触角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更延伸到孩子的心里,除了语文课的其他课堂,他们的课间活动范围,还有他们离开学校后的世界,对孩子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针对性教育上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在日记中,我明白了什么是童年最重要的事情,同伴的关心,老师的表扬,家人的陪伴在他们的日记里都变成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灿烂的生活。在日记中,我看到了教育本身的样子,他们在日记中毫不忌讳地暴露他们的天性与个性、他们遇见的麻烦和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不动声色地在第二天的日记分享中,是非曲直,在孩子们的聆听和神情流露中自然的铭记于心,减少了说教,多了一分来自生活的真实体悟。每周我会用微信推送的方式分享给家长孩子们的日记,一方面品味孩子们纯真自然的语言,给自己孩子语言上的启发,另一方面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动态和心理活动,随时可以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和指导。在心态上,家长和老师更加平和,当我们看到孩子天然的文字时,孩子、老师和家长之间便有了战胜一切的力量。
不得不说,我们的班级还有一群了不起的家长后备军。我和我的家长始终保持着温暖的距离,因为孩子,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日记,我们彼此惺惺相惜,在日常相处细节体现了他们对这个班级的关爱和归属感。无论老师做出怎样的决定,他们都是站在老师的位置上表示理解和支持。我总觉得每个生态圈都是有磁场的,老师的爱和家长们的爱相互吸引,孩子才会在爱和和平中自足自乐地生长。
这就是我的班集体,我们在一起,没有轰轰烈烈,却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味道,我曾说,我是“总有祥云罩白马”,和孩子们一路走来,童心相伴最自在。我也要说,我的孩子们是“素来吉日伴青松”,目送着每个孩子走向自己适合的位置,不问功名成败,孩子们站着不卑不亢,拔节向上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
102班的“小明星”:

乐学之星(李可、姚伟祺、杨力珩)

运动小将(易成星、熊道平、许子晨)

爱心大使(代一霖,杨航星、夏祺)

劳动标兵(常浩源、罗斯琪、黄佳悦)

文娱达人(丁瑞希、雷晨曦、张闾子语)
102班的“大事件”:

家委会全程策划的元旦联欢会


“小小书法家”书写大赛

我的故事分享会

我们的运动会

我们的生态杯足球赛——虽败犹荣,气势可嘉

家长课堂——我与你共成长

小人间每日日记分享会
撰稿人:况薇 审核:宋倩倩 编辑: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