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光谷四小和安徽蚌埠市教研联盟校教学交流活动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初冬胜似小阳春,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光谷四小与安徽蚌埠市教研联盟校的老师们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曲水流觞”共创课堂美景,共享教育盛世。

本次交流学习活动由联盟校双方分别展示两节观摩课,再由我校两位资深语文教师做微报告。
首先是主场学校光谷四小青年教师段晓梦上观摩课,执教四年级阅读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该课文是部编版教材的一篇小古文,段老师结合学生接触新教材的学情,从朗读入手感知小古文的特色,接着运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观插图、联系所学、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文义,最后读中感悟人物形象,读中习得写作方法。

课后,段老师就本课的教学做反思汇报。段老师历数了自己在整个磨课过程中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中肯地剖析了在新教材时代中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深刻地阐述了新文体小古文教学的策略和思考,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接着,光谷四小胡颖老师做《如何设计一节新技术新媒体课》的微报告。胡老师首先明确地强调了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是必然趋势,教师应该以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拥抱教育信息技术。紧接着胡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新技术之路”并指导了“新技术”的实用操作和如何设计教学,并通过课例分享展示了新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与优化,最后阐发了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的几点思考。胡老师引领者我们走在教育信息化的路上。

切磋琢磨,精彩不间断,下午来自蚌埠市解放二路小学的李若男老师执教二年级阅读课《我是一只小虫子》。因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生字量大,理解难度高,李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紧不慢地花了一半的时间进行了细致的识字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总结识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活泼,李老师并没有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便是“牵着蜗牛去散步”,她也能带领着孩子发现别样的风景。

接着,蚌埠市凤阳路第一小学的于蕾老师执教五年级阅读课《四季之美》。轻松愉快的谈话导入,走进作者,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自主朗读,理清文本脉络,以读为中心,读中感受四季之美,读中感悟写作手法,于老师的课堂,学生如沐春风,全然沉浸在美的体验中,文本美,于老师的声音美,在于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学生或如曲径通幽,或如徜徉巨幅画卷,于自然之中,万物之美皆临照于心,学生沉醉于于老师创造的美的旅程不知归路。

最后,光谷四小程芳老师做《聚焦语文素养,实现高效课堂》的微报告。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高效课堂的标志是“效果好,效率高,效益大”,其核心是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师生的发展。阐发了落实语文要素首先要从读懂语文要素开始,接着要围绕语文要素,进行设计学习活动,结合两个课例,提出了板块式教学的思路,板块式思路的多样化且充满新意的组合方式让与会者耳目一新。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是教研团队的力量,“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是行走在教育一线上的力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榜样的力量。因为共同的教育愿景,我们在四小相遇,因为一起的切磋学习,我们憧憬明天。教育让我们今天有干劲,教育让明天有希望!
撰稿人:况薇 审稿人:程芳 供图:刘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