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9年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域外提升培训项目小学语文光谷四小专场活动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一年好景橙黄时,幸无尘俗虑,下江南,聊遂读书心。2019年11月20日始,为期两天的国培计划陕西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域外提升培训项目在光谷四小举行。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首先由光谷四小优秀青年教师张露老师执教《四季》,张老师声色动人,润泽童心,准确把握一年级学生识字特点,利用丰富多样的识字方式引领学生领略汉字的音美形美义美,利用多种媒介形式感受四季之美。张老师的课堂活泼有序,学生沉浸其中,这是一节好看、好玩、好听的语文味儿十足的课。

课后,张露老师就本课进行教学反思。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文结合,理解词语,随文识字,体验乐趣,重视朗读,读中感悟,重视写字,规范书写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理念,以及对本课教学得失的总结和体悟,言辞诚恳,分析透彻,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把自己变成学生的学习支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充分体现了课堂自然生成与教师自主成长的路径。
二、岂知春霁好,万物动芳华
接着由光谷四小程华老师带领一年级教研团队做《让想得到的教育变成看得到的风景》为主题的微报告。
程老师用平视的姿态对待教材,将教材的不完美看作语文老师大显身手的机会,首先说明了部编版教材的特点,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教材梯度合理,倡导大量阅读。接着结合教学实例重点阐释了如何优化识字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紧接着与同年级组的王李雪老师配合阐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最后,简单探讨了“和大人一起读”的实施策略。

针对一年级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程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讲解,化解了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焦虑,“岂知春霁好,万物动芳华”,让想得到的教育,让理想的美好,都变成看得见的美丽风景。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光谷四小青年教师丁冬老师执教三年级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开启下午的学习之旅。丁老师聚焦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对当今社会现象的热议,引导概括出可以通过描述现象,说说看法,提出建议的步骤表达自己的想法,接着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表达中感受“我有一个想法”的价值。

课后,丁老师就本课做反思报告。丁老师秉承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讲述自己多次的磨课经历,通过反复的研读教材教参,逐渐明确教学目标,不断磨合与学生自身经历的结合面,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依托使学生充分习得写作方法。有思考的尝试让理想的课堂不再是远方,课堂走得远,教材研究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做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四、聚焦策略教学,提升读写能力
接着,光谷四小方卫老师做《聚焦策略教学,提升读写能力》的微报告。方老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阅读策略的含义,明确了阅读策略就是学得的,并就部编版教材详细说明了教师要明确学生的阅读策略获得遵循的发展规律。并结合本班正在进行的阅读教学生动诠释了阅读监控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中的。

彰显教师特色,成就学生个性成长,接下来方老师将多年积累的小古文教学经验成果倾囊传授:趣字当头,熟读即可,身体参与,角色扮演,初知大意,不求甚解,文白对读,读写同步。妙趣横生且极具可操作性的小古文教学深深吸引了在场的老师,会后纷纷向方老师“取经”。
学海无涯,永无止境,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取长补短,笃行致远,提升学校教师管理水平。相逢是一种缘分,教育是万般情怀,“地借小春回暖气,日匀疏影转轻阴”,今日四小,见证我们的在教育上的追寻,惟应江南多才俊,不负四小醉赏心。
撰稿人:况薇 审稿人:程芳 供图:冯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