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奔跑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2017年春季学期家长学校专题报告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活动的家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体现的是对孩子的真情关爱,更是对学校工作的莫大支持。在此,我对大家关心学校教育、支持班级工作、关注孩子成长的行动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也是老师们的希望。“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是光谷四小的办学宗旨。近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生态教育”办学理念,不断创设“绿色、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以“提升师生生命品质”和“完善生态课程建设”为重点,树立“做奔跑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的师生共同愿景,着力将四小打造成 “生态的花园、和谐的家园、自主的学园、活泼的乐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工作目标。

为此,学校一直在生态教育之路上孜孜不断地探索与追求,也想借今天的机会将学校近两年的发展现状与办学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光谷四小目前:在校教师82人,学生1500多人,湖北省特级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6人,区学带17人,区优青9人,武汉市百优班主任3人,区百优班主任12人。近2年,学校先后有湛楚雷、程华、曾维娜、胡琴、胡颖、舒笋等教师站在全国的舞台上,荣获上课或现场说课全国一等奖;凡红忠、胡玉晗、王薇、冯仁格、杨丽娟、陈丽萍、江琳、刘夏青、张露、刘婷、彭迎等教师在省市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狠抓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为了给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解决家长入学难的问题,2015—2016年区教育局克服困难为学校新建一座新的教学楼,对操场做了整体翻修,配备了电子书包班,建造了录播教室、管乐排练室、空中网球场,改造了学校生态园,修建了童话城堡和楼梯间阅读角,更新了计算机房设备和学生超星阅读系统,完成“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智慧校园均已上线;校园文化正全面提档升级。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硬件环境的改善与增设,学校的发展与创新,都是为了给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更高的平台、更广的舞台。

近两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全校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着眼于“三个发展”:即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学生六年,考虑学生六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人做专业事)、学校的内涵发展(品质精致)。办学成果显著:学校先后获评“国际生态学校”、“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示范校”、 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湖北省校园文化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业绩突出单位、武汉市教育云试点先进单位、“武汉市教育系统双创双满意活动先进单位”、武汉市中小学“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示范校、连续六年荣获东湖开发区质量先进单位、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区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合格学校等荣誉。

学生成长方面,学校的管乐团先后荣获“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中华杯”上海国际艺术节管乐专场优秀团队、湖北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一等奖,武汉市学生艺术节、器乐节、特色队展评等多个赛事一等奖,享誉省内外。学校合唱团、补贴社团、足球社团也先后多次参与市区展演及比赛,成为四小靓丽的名片。除此以外,四小学生在2016中国汉听大赛湖北赛区勇夺前五中的三个席位,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戏曲大赛、“小小外交家”英语风采大赛、网球、篮球、足球、运动会、国风国文演诵大赛中,也都有四小学子骄人的表现。而这一切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全校师生和每一位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十三五”的宏伟蓝图已经描绘,武汉的城市口号“每天不一样”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立足当下,追求更远。未来的五年,对于四小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秉承“生态教育”理念,加快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促进学校优质发展和教育多元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做奔跑的自己;提高教育质量,做最好的自己;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希望四小的孩子“阳光自信、乐学向善”,通过实施生态教育学生发展“十个一”工程(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写一手美观汉字;读一批经典名著;学一组儿童歌曲;会一种乐器演奏;护一双明亮眼睛;专一项运动技能;树一种劳动意识;养一个高雅兴趣),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通过“校园文化六节”(即4月樱花读书节;5月缤纷艺术节;6月趣味数学节;9月阳光体育节;10月创意科技节;12月快乐英语节)和《光谷四小十种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美德和文明言行相互熏染,促进文明校园的创设。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学校将在原有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积极倡导“研学旅行”活动。在过去的几年中,四小的学生先后走向美国、韩国、香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我们还和香港马鞍山循道卫理小学缔结为友好学校,未来五年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研学渠道,让孩子不仅读万卷书,还要学会行万里路,感受更宽广的世界。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今后学校还将积极研究探讨新形势下教学常规管理规范,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高度重视体育、卫生、艺术、信息技术和科技等课程开设,充分挖掘利用资源,同时继续开展走班课程选修,广泛开展学生兴趣及特长培养,实现生生有特长,人人有特色。“十三五”期间,落实好学生体艺“2+1”工程,实现学生都能具备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我们的教师在提升,学生在成长,学校在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的家长们,我们也应该思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同盟者,每一粒种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地;每一棵花草都会开放自己的花朵;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各有所长。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场所,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存空间,更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初的世界,他们不仅是第一位心灵的工程师和个性塑造者,家庭的教育也往往决定孩子的志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实际上家长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

当下,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和各种教育思潮相互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家长,才能让家校教育合力发挥最大作用呢?为人父母,就是修自己!为此,我想给大家推荐4本书:

1、《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其核心是家长不仅要言教,还要重身教。一个好妈妈,造福三代人。“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父母,一个问题学生也很可能有一个问题家庭存在。”现在信息发达,我们很多父母通过书刊杂志、电子书、互联网可以了解到很多新潮的教育观念,不少人教育起孩子来可谓是头头是道,但却忽略了身教的作用。比如想让孩子看书,自己就不要看手机,想要孩子懂事,自己就要孝敬父母,想要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自己就要有学习的愿望和行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只用语言教育子女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先身教,再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榜样,观念不要陈旧、言语不要低俗、行为不要粗暴!时刻将自己当做孩子的镜子,从孩子的问题查找自己身上的问题。

2、《孩子,别慌》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好的习惯成就美好人生。学生时代不光重知识,更重习惯培养。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关系式!每天多做一点点,结果天壤之别。一种好习惯受益终身,这个道理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明白。但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教育会非常无奈地发现:5+2=0,这源于很多时候在择校热、高速快餐式运转的社会现象影响下,很多的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知识获得,比如参加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比赛,却忽略了很多的习惯养成,因为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时间的投入和过程的等待,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不愿意等,也觉得等不起,所以孩子的知识学习压力越来越重,但习惯越往高年级却越差了。再比如我们在学校教给孩子们劳动打扫,但到了家里,家长以各种理由并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么这项技能训练基本就没起作用了。习惯需要一至六年级、家里校内的持续关注与培养,也希望高年级的家长能引起重视。

3、《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不是妈妈一个人的。教育孩子时机不可逆,家长要懂得取舍。关注不仅重结果,更要重过程。结果很重要,每一个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好结果。但很多时候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成长时只看到了结果,却忽略了教育的过程。孩子的问题出现了,我们有的家长选择的是指责,指责孩子,指责老师,指责另一半,唯独没有反思自己。其实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引领作用,远远超过了结果的重要性,父母双方缺一不可。

4、《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传递有价值的生活观念和正确的处事方式,做一名睿智的家长。
遇见孩子,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必不可少,因为良性的家校互通能让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会和老师沟通,树立教育权威。主动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反馈在家状态,每月1—2次,不宜过多,以不打扰老师的正常休息为好,平和地交流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关系。
其次,用合理渠道反映诉求。学校成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家委会、班级教师、校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方式反馈到学校,既便于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也有利于沟通。激烈的言辞,冲动的行为,不沟通即投诉等一些不理智行为更容易打乱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误会产生矛盾,也根本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再次,严禁教师有偿补课,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收取和索要家长财物。家长遇到这些类似不合理情况,可以及时向学校校长和书记电话或邮件或当面反映。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我们是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始终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当做重要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教育和强化,严禁教师收受和索要家长任何形式的礼品财物,保障教育的纯洁性。

最后希望家长能积极参与学校、家委会组织的培训、交流、互动、亲子活动。学校有家委会,爸爸俱乐部,家长义工团,每年也会组织多种形式“校园文化六节”活动与家校互动。家长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享受亲子时光,陪伴孩子成长,结交家长朋友,体验教育过程,增进家校情感。
最后,祝福我们的孩子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家长朋友们工作生活万事如意!